【萬華車站雙子星大樓即將完工進駐 「中正萬華復興計畫」再添亮點】
今天我與財政局代理局長陳志銘、勞動局游淑真處長、社會局許嘉倪專員、聯合醫院黃俊欽主任及鴻磐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林建榮董事長、王重平建築師、利晉營造陳文雄經理與市府同仁到萬華車站交二基地視察【萬華雙子星BOT案】的工程進度。目前市府公益樓層已啟動室內裝修作業,預計2016年8月底全部完工,市府4單位與近千名員工將於9月進駐公益樓層。
萬華雙子星BOT案為【中正萬華復興計畫】的亮點之一,預估民間投資金額為40億元,透過旅館餐飲業及臺北市政府機關的進駐,與鄰近萬華區區公所結合,形成一個新的商業、行政中心,替萬華地區帶來新氣象,並顯示市府對萬華建設的決心。公益樓層分配進駐之4個機關以具有帶動萬華地區發展象徵意義為優先考量對象,分別為勞動局勞動檢查處、就業服務處、勞動力重建運用處、勞動教育館、萬華區公所約100坪之區民活動中心、市立聯合醫院、社會局約200坪之婦幼館,並於10樓規劃市長第二辦公室。
萬華雙子星BOT案可回朔至1995年因鐵路地下化指定之【萬華車站特定專用區】,當時我擔任都市發展局都市設計科科長,參與決策規劃建設萬華車站雙子星之計畫。21年後由臺北市政府與臺鐵局合作進行開發,由臺鐵局以BOT方式交由鴻磐開發公司興建,目前已接近完工階段。臺北市政府亦透過都市計畫變更之回饋取得【交二】基地之公益樓層,共計6,560坪。
屬於【交一、交二、交三】防空避難室之【廣一、廣二】,原本因進度不如預期而延後完工,使建築主體完工後卻無法取得使用執照,空置時間可能長達3年之久。而基於公益及促進地區發展之前題,由我召集會議協調後,使【交一、交二、交三】建築主體可不受【廣一、廣二】興闢時程影響,加速建築建築主體完工與進駐時程。而連接【交一、交二】之空橋原設計高度為4.93公尺,上架後經當地居民反映每年神明遶境之壓帆恐難通過,且建醮時各方廟宇的花車也可能被天橋卡住,因此在鴻磐公司與建築師的戮力配合下,重新將天橋高度調節為6公尺,讓用路民眾有更開闊的視野,地方活動也能順利進行。同時也謝謝劉耀仁議員的呼籲,市府在此已規劃市長第二辦公室。
萬華雙子星大樓預定於今年9月底即將有近千名市府員工進駐,可為周邊地區帶來經濟繁榮,同時亦是落實TOD導向的規劃,成為西區軸線翻轉的重要地標。而萬華車站周邊環境整備計畫中之艋舺公園改造計畫,預計於今年8月底前完工,龍山寺B2地下街規劃為文創基地之計畫也將於2016年10月開幕、2017年進駐,鄰近之新富市場增建工程也預計於今年底完成並試營運。產發局今年並祭出「萬華區艋舺商圈產業振興發展計畫」,全計畫為期3年、投入近800萬元,將結合萬華特色產業如青草巷、佛具街、艋舺服飾商圈等,讓產業升級,翻轉艋舺帶給外界的老舊印象,並計畫在萬華建立完整街區導覽,串連青草巷、佛具街、艋舺服飾商圈等,讓外來旅客更了解萬華當地歷史,也可將人潮帶進商圈,結合文化與商業,讓萬華成為重要之節點。
感謝相關單位的努力,使全案工程進度如期完成,並請即將進駐的市府機關展開搬遷籌備作業,期許藉此計畫翻轉萬華,發光發亮。